【知識】馬拉松怎麼跑?配速配速還是配速!
馬拉松42.195公里競賽,這裡談的不是一公里要配多少速?而要談的
是,你該怎麼在42公里分攤自己的體能跟肌力。
通常面對馬拉松競賽,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標,也許是保守地維持SB
(second best)成績,或是積極地想打破自己的PR紀錄。而這些目標的規劃
加上每個跑者對於競賽流程的概念,就會做出不同的配速策略。
許多人把賽事細分成前後半馬,前快後慢,或是前慢後快。也有些跑者會把
賽事切成三段,每段14公里;或將賽事切成六段,每段7公里。還有一群好
手是希望能採用平均配速,盡量減少因距離推進而衰退的體力消耗。
。平均速度分配型:困難的戰略
要平均把體能分配是非常難的,因為隨著距離增長,體力會自然下滑。況且
賽道路線上總會有順風逆風的問題,通常平均配速的難度相當高。平均配速
的原則用於保守戰很合適,跑者如果上一場馬拉松賽有3小時完賽的成績,
這次預計以3小時30分完賽,就有相當的體力做平均配速。但如果藉由平均
配速去突破目標,則非常困難。
。前快後慢型:突破的戰略
這樣的跑法通常是為了在前半段先縮短時間,好讓後半段有充裕的時間在配
速上做決定。這樣的跑法通常更適用於十公里或五公里短程競賽,因為隨著
距離的延長會有變數發生。前快後慢的配速如果穩當、或體能超出預期時,
會很有可能打破自身紀錄。這也是為什麼,在許多國際馬拉松賽的前30公里
會有配速員做領航。但如果體力提前出局,後半程就會後繼無力繼續。
。前慢後快型:突破的戰略
這幾乎是許多有經驗的馬拉松跑者的策略,透過稍慢的配速原則把體能留在
後半段決勝負。前半段配速通常說的慢,不是真的要放慢,而是保持在自己
能掌握、盡量減少變動因素的體能消耗上。馬拉松是下半場才開始的競賽,
這是普遍的說法。包含川內優輝以及高橋尚子都是前慢後快的典型人物。
小提醒:前慢後快的跑法是有神奇的肌肉醒覺,快縮肌在慢縮肌疲勞時會頂
替上場。
。分段配速型:保守的戰略
許多跑者會把42公里分段,不管是三段14公里還是六段7公里,通過細分多
段的方式逐一確認自身體能。通常這樣的配速想法會趨近於超長距離的間歇
跑或節奏跑,體能的消耗會非常地明顯,除非是有預料到自身體能的衰退率,
或是有目標地完成部分距離的訓練,餘下距離則以安全速度完成。
原文出處:馬拉松怎麼跑?配速配速還是配速! / Don1Don
圖片來源:Don1Don 動一動